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发表日期:2018-09-29    (阅读次数:1743)

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11月2日-3日召开的“201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多位知名院校专家学者,以及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腾讯等企业人士汇聚一堂,就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我国新经济的发展快速拉动了就业的增长

新经济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以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支撑,以技术创新和业态创新为核心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新技术经济”和“新业态经济”。“新技术经济”是指以研发新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 “新业态经济”则是指利用新的科技成果、新兴技术组织生产要素,从现有产业中衍生的新环节、新链条、新商业运行模式。

1970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率呈现出新一轮加快增长的趋势。新经济不同于以前两次工业革命,在经济增长的地理范围上,它是一轮“遍地开花”的全球范围的经济增长。新经济使得经济周期长波化,从而改变了宏观经济政策和商业运行模式。

在我国,新经济的规模、结构和贡献每年都在提升,2016年直接贡献108587 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4.6%,间接贡献6008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8.1%,合计规模168675 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2.7%。我国的新经济发展和新就业紧密相连。新就业的规模、结构和贡献从2007年的4191万人,占总就业比重的5.4%,提升到2016年的7891万人,占总就业比例的10.1%。其中2016年,新技术经济就业人口为1278万人,占新经济的比重为16%,新业态经济就业人口6540万人,占新经济的比重为84%。可以说,作为新动能的新经济体现出了市场性和计划性的融合、标准化和差异化的融合、生产和消费的融合、金融属性和实体属性的融合、竞争性和垄断性的融合的特征,并且快速拉动了就业的增长。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深植于人才培养体系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战略部署,也是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所以,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改革实际,将创新创业教育深植于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理念融合、目标融合、知识融合、机制融合和模式融合,需要在深度融合中突出重点和主线,通过教育理念创新与价值引领驱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机制再造、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创业实践训练支撑,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开展“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具有开创性的个体

创新与创业是“双生关系”。在“创新”后面加“创业”二字 ,实质是内在规定了创新的应用属性,是指向创业的创新,是重在应用的创新 ;而在“创业”前面加“创新” ,实质是全面统领了创业方向,是以创新为基础的创业,是机会型创业,高增长的创业。

“创新创业教育”既内在包涵了“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科学内涵,又不与二者简单等同,成为一个综合的教育系统;既彰显了国家战略,又表达了社会需求 ;既突出了本质规定,又明确了价值取向 ,成为新时期科学引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的全新教育理念和模式。

我们要开展“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相同、特征相通、目标相合,重点在于培养创新创业素质 。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具体化,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 ,创业教育属素质教育范畴 ,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与素质教育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独立的教育内容体系。此二者具有共同本质,那就是恢复教育的本来意义和价值,即养成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本质在于:培育、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素质的教育。它的核心指导理念在于:“面向全体学生” “结合专业教育” “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它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全覆盖”“分层次”和“差异化”。它的培养目标是:紧密结合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以开创性培养目标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延伸扩展,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到具有开创性的个人。

中国的双创推进需要借助于双创教育来实现

现在的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和未来的社会进步必须依靠创新,中国目前所有面临压力均来自于创新能力不足,不仅企业不足,社会更不足,追求速度依然是是人们的目标。虽然我们曾经大量使用创新政策促进创新,但效果不佳,甚至存在着产业行为的扭曲,面对着这样的问题,双创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途径,双创的实施真正回到了尊重市场机制的轨道,也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寻找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创业需要两个重要的市场机制:一是投资机制。投资机制需要多层次资本市场与投融资推动,比如股市溢价机制:中小板、创业板、三板追捧创新股票,形成溢价,使券商、投资基金有动力去寻找和培育创新业绩强的公司,创造上市条件,获得发行收益,创新型创业容易获得各类资源支持,各类创业投资,如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在不同阶段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形成了借助市场力量推动创新的机制。二是孵化机制。多年来,中国已经建设大量的孵化器,传统上我们把它定义为一个共享的办公空间,用低费用或无费用的卡位、会议室、洽谈室、复印等,但是孵化器私人运营以后,逐渐出现了由创业投资瑕述功能组合的空间,它成为一个吸引创业者的工作机制,新型的孵化器正在快速提升创业服务能力,这种能力让创业企业成功率更高,创新能力也更强。

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中国双创环境的主线,教育也不应该落后。中国的双创推进需要借助于双创教育来实现,核心在于创业精神的培养,这需要大学的积极参与。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转变人,所有的教育都是为了塑造一种新的人格,精神与信念是自我成长的动力,也是社会进步最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将创业精神概括为“爱、信、商、赢”,爱是前提,信是基础,商是手段,赢是目标,有爱世界才会发现难题和解决难题的动力,爱、信、商、赢不仅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能力,需要通过培育反复训练得以形成。